混凝土基础知识(3)
1、沙的有害物质含量
砂中不应混有草根、树叶、树枝、塑料等杂物,如含有云母、有机物及硫酸盐等,其含量应符合表6.2.3的规定。
表2.3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
项 目 |
指 标 |
Ⅰ类 |
Ⅱ类 |
Ⅲ类 |
云母(按质量计)(%),< |
1.0 |
2.0 |
2.0 |
轻物质(按质量计)(%),< |
1.0 |
1.0 |
1.0 |
有机物(比色法) |
合格 |
合格 |
合格 |
硫化物及硫酸盐(按SO3质量计)(%),< |
0.5 |
0.5 |
0.5 |
氯化物(以氯离子质量计)(%),< |
0.01 |
0.02 |
0.06 |
2、沙的有害物质产生危害的原因:
①泥块阻碍水泥浆与砂粒结合,使强度降低;含泥量过大,会增加混凝土用水量,从而增大混凝土收缩;
②云母表面光滑,为层状、片状物质,与水泥浆粘结力差,易风化,影响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;
③泥块阻碍水泥浆与砂粒结合,使强度降低;
④硫化物及硫酸盐:对水泥起腐蚀作用,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;
⑤有机质可腐蚀水泥,影响水泥的水化和硬化。 氯盐会腐蚀钢筋。
3、沙按直径不同划分为三种: 粗砂,平均直径不小于0.5㎜;中砂,平均直径不小于0.35㎜;细砂,平均直径不小于0.25㎜.
4、砂的堆积密度:在干燥状况下一般为1500㎏/m³。
5、砂的颗粒级配
砂的颗粒级配表示沙的大小颗粒搭配情况,混凝土中的空隙是由水泥砂浆来填充的,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,应尽量采用中沙。
| |